傷口新知 傷口新知 傷口新知

AUSTRALIAN SCHOOL

傷口新知

受傷了!要補充哪些營養素才能加速傷口癒合?

撰文作者

全馨共照網醫療群

受傷了!要補充哪些營養素才能加速傷口癒合?

都說生病了該補充足夠的營養,但要如何知道營養不足?
哪些營養素與受傷後的傷口癒合有關? 又該從哪些天然食物取得呢?

More Detail

受傷了!要補充哪些營養素才能加速傷口癒合?


研究指出,一個高滲液量的傷口,每天會流失90~100公克的蛋白質。
而糖尿病病人傷口的修復過程營養需求相較一般正常人更高,主要是因為糖尿病會影響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細胞更難取得修復傷口所需的能量。另外,燒燙傷病人會因為身體處於高代謝率以及大量的營養素和水分流失,若攝取不足加上臥床肌肉量減少,也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如何知道受傷病人營養不足?


目前並沒有單一營養評估指標可以用來評估所有病人在不同時期的營養狀況,但大致上可以有以下幾種較普遍的營養評估方式:
  1. 主觀整體評估

主觀整體評估主要是用體重的變化、進食情況、腸胃症狀、生理功能、身體檢查等項目的綜合。若:
  • 近六個月體重減輕小於5%,或大於5%但目前已恢復屬於A級營養良好
  • 近六個月體重減輕在5%-10%之間,或最近進食狀況差,輕度皮下組織減少屬於B級中度營養不良
  • 近六個月體重減輕大於10%,通常伴隨嚴重皮下組織及肌肉減少、經常性水腫則屬於C級重度營養不良
  1. 局部症狀評估

此方法主要由醫護人員執行,從病人的頭部至腳部逐項檢查,以評估是否有某些營養素缺乏的相關症狀,但由於營養素缺乏症(有時是多種同時)會產生單一症狀或合併多種症狀表現,因此發現即使發現異常,仍須近一步檢查或轉介營養師協助。以下列舉一些常見與傷口修復相關的營養素缺乏症狀。
  • 缺乏蛋白質:頭髮稀少、易脫落、無光澤;肌肉鬆弛
  • 缺乏維生素B群:嘴唇乾裂、口角炎、舌頭發紅疼痛、口腔黏膜紅腫、心悸、手腳刺痛、麻木或不協調、肌肉鬆弛
  • 缺乏維生素C:牙齦浮腫、出血;皮膚紫斑症、多處斑狀出血
  1. 體位測量

常見且通用的判斷方式就是測量BMI,只要知道病人的身高、體重則可套入以下公式量出BMI,BMI = 體重(Kg) / 身高2(m2),此值若低於18.5則表示體重過輕有營養不良的可能。
  1. 體脂肪率測量

體脂肪率是指「人體脂肪」與「體重」之百分比,用來衡量肥胖程度。臨床上常用測量身體不同部位的皮下脂肪厚度來推估身體總脂肪量,通常測量的部位包括手臂、背部、腹部和大腿。另外,也可用特定儀器通過通過身體的組織的導電性來估計體脂脂率。體脂脂率的標準並不是固定的,會隨著年齡、性別等情況而不同。
  • 正常男性:
18~39 歲:正常值介於 15%~25%
40~59 歲:正常值介於 12%~22%
60 歲以上:正常值介於 13%~24%
  • 正常女性:
18~39 歲:正常值介於 20%~30%
40~59 歲:正常值介於 21%~35%
60 歲以上:正常值介於 22%~36% 
  1. 體內蛋白質含量檢驗

蛋白質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參與許多生理功能,如肌肉、免疫、代謝等。蛋白質的攝取量和體內含量會影響人體的健康狀況,因此臨床上需要測量病人體內蛋白質含量是否足夠。
測量病人體內蛋白質含量的方法主要是透過抽血檢查,其中與傷口修復有關的蛋白質含量指標有以下兩種:
•     血清白蛋白(Albumin):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最多的蛋白質,佔總蛋白質的約50-65%。它的功能包括維持血液的滲透壓、運送藥物和荷爾蒙等。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為3.5~5.5 g/dL,低於3.4g/dl可能表示營養不良、肝臟疾病、腎臟疾病、發炎、出血等情況。當白蛋白低於3.0g/dl時可能出現水腫現象。
•     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血清前白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種輸送蛋白質,主要運送甲狀腺素和維生素A。它的半衰期較短,約2~3天,因此可以反映短期的營養狀況。血清前白蛋白的正常值為15.7~29.6 mg/dl,低於10mg/dl表示營養不良、肝臟疾病、腎臟疾病、發炎、壓力等情況。



補充那些營養素可以加速傷口癒合?

當傷口癒合時,適當的營養攝取對於促進組織修復和加速康復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有助於傷口癒合的營養素:

1. 碳水化合物:

很多人一聽到碳水化合物就直覺認為是不好的成分,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我們人體大部分細胞在活動過程所需的熱量來源最主要就是來自於碳水化合物或稱醣類所分解成的小分子葡萄糖,因此若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足會直接影響傷口修復

2. 蛋白質

蛋白質可能會透過傷口滲液、水腫而喪失,也因此往往慢性傷口的病人就需要考慮蛋白質營養不足的因素。缺乏蛋白質會導致水腫,而足夠的蛋白質能幫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清除傷口床有害物質,也因此當蛋白質不足時病人受感染的機率也會增加。臨床上遇到壓力性損傷(又稱壓瘡、褥瘡)的病人最少的蛋白質攝取量為0.25 ~ 1.5 g/kg/天;若接受大型手術或中度傷口感染的病人則攝取量約1.2~1.8g/kg/天;而燒燙傷、嚴重感染或多重創傷者則須1.6~2.2g/kg/天的攝取量。

3. 胺基酸

傷口癒合過程中胺基酸的供應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其中胺基酸又可分為下列主要兩種。
  • 精胺酸Arginine

精胺酸可幫助傷口癒合有以下原因:增加淋巴球(尤其是T細胞)增生及殺菌能力、活化巨噬細胞及其他白血球、用於膠原蛋白前驅物之合成、增加血中胰島素濃度及減緩蛋白質的代謝。研究指出補充精胺酸能促進老人的傷口癒合。
  • 麩醯胺酸

麩醯胺酸是人體含量最豐富的胺基酸,可做為周邊組織及臟器間但元素的運輸者,亦是人體免疫系統運作所需重要營養。正常人體內的麩醯胺酸可自行合成,但受傷,尤其是重大傷病時對麩醯胺酸的需求會增加,就可能需要藉由其他方式補充。

4. 脂肪酸

脂肪酸除了是熱量來源之外也是細胞構成的重要元素及細胞訊息傳遞的重要原料,研究指出脂肪酸能強化皮膚彈性及保濕性,降低壓力損傷的發生機率。而當身體處於重大創傷時,脂肪酸omega-6會增加導致免疫反應被抑制,而使傷口癒合延遲。此時若補充omega-3可抵消omega-6的抑制作用提高免疫功能。

5. 維生素

維生素A、C、E、B群(如葉酸)在傷口癒合分別扮演不同角色,維生素A可幫助傷口上皮化、膠原蛋白的合成;維生素E可幫助細胞調節免疫反應,避免被有毒的自由基攻擊導致組織受損;維生素B群可以提高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有助於促進傷口修復。其中,維生素B1、B2、B,還能幫助預防傷口感染。而最重要的維生素C則是在傷口癒合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都很重要,缺乏時巨噬細胞與中性白血球功能會受損,長期缺乏也會影響膠原蛋白纖維的合成與細胞外間質組成。此外維生素C還可以幫忙分解傷口結痂。正常人每日攝取量約120mg,而受傷病患則可增加至每日200mg。

6. 微量元素(礦物質)

微量營養元素包含鋅、鐵、錳、銅、硒和矽等,當這些營養素缺乏時會影響傷口的癒合,例如鋅缺乏會影響傷口的上皮再生,也易使病人處於壓力性損傷高風險。
 


自然界哪些食物可以補充營養素?

全馨傷口共照網替您整理以下各種營養素的來源:


因此,傷口癒合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除了遵循醫生的指示外,還需要注意飲食的調理,補充一些有助於傷口癒合的熱量與營養素,才能加速傷口癒合。

加速傷口癒合五大方法


想加速傷口癒合? 立即線上專人諮詢

立即諮詢   

--
參考文獻:
1. 最新傷口護理學, 作者于博芮等, 2017
2. 外科手術後病人之飲食原則 | 衛教單張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cmu.edu.tw)
3. 長庚醫訊│長庚紀念醫院 (cgmh.org.tw)
4. 營養正確吃,傷口快快好 -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營養部 (ncku.edu.tw)